1、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的意图明确且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证实。若能证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图,采取目的解释的方法;2、法律及司法解释已经对保险合同的用语作出相关规定的。该情况下,法律已经对存在的争议作出权威的判决,无需再采用不利解释原则;3、被保险人对文句的歧义产生也负有责任时,如被保险人拟订保险合同,或保险合同由承包人草签但由被保险人的经纪人采用时,法律一味向被保险人倾斜有失公允。
合同条款的疑义性是适用不利解释原则的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存在疑义的合同条款都适用不利解释原则,该原则的使用有一定条件限制,在下列情况下并不适用:
1、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的意图明确且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证实。
若能证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图,那么应首先遵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采取目的解释的方法。
2、法律及司法解释已经对保险合同的用语作出相关规定的。
该情况下,法律已经对存在的争议作出权威的判决,无需再采用不利解释原则。
3、被保险人对文句的歧义产生也负有责任时,如被保险人拟订保险合同,或保险合同由承包人草签但由被保险人的经纪人采用时,法律一味向被保险人倾斜有失公允。
此情况多为英美国家采用,但对我国的法律制度完善以及实务操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采用不利解释原则,即对保险合同作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其原因在于:
1、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
其条款是由保险人事先拟订的,充分考虑了保险人的自身利益,而极少反映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意思,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要么全部接受,要么不接受。对于格式合同的适用的解释原则,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保险合同内容复杂
并且其中有很多普通人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投保人受专业知识和时间的限制,往往不可能对保险条款予以细致研究。
3、保险人因其对保险具有的专业优势
使其对保险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这些原因使被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平衡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与保险人双方的利益,避免保险人拟订的保险条款含义模糊,损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立法上规定了不利于保险人解释的原则,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司法救济。
相关推荐
-
可保风险是指符合承保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可保风险还要求损失发生的概率较小。尽管保险是人们处理风险的一种方式,它能为人们在遭受损失时提供经济补偿,但并不是所有破坏物质财富或威胁人身安全的风险,保险人都承保。中国...基础知识 2024-12-5 16:50:340阅读
-
纯粹危险又称“纯粹风险”,“投机危险”的对称,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危险。如房屋遭受火灾、工厂发生爆炸、汽车发生碰撞事故、人的未老身故等。这些危险的发生,其结果是使人们蒙受经济上的损失,而不会得到任何利...基础知识 2024-12-3 16:34:340阅读
-
1、保险产品的设计:通过对人们保险需求的调查,设计新的保险条款,而保险条款的设计必须兼顾人们的不同需要,具有定价的合理性、管理的可行性以及市场的竞争性;2、保险费率的计算:根据以往的寿命统计、现行银行利率和费用率...基础知识 2024-12-2 17:19:260阅读
-
保单现金价值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保险人为履行合同责任通常提存责任准备金,如果中途退保,即以该保单的责任准备金作为给付解约的退还金。被保险人要求解约或退保时,寿险公司应该发还的金额。...基础知识 2024-11-27 16:49:420阅读
-
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为履行保险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向投保人收取的对价收入。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流入渠道,同时也是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保险公司利用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时间差,通过资金运用以及对保险风险的集...基础知识 2024-11-26 16:51:27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