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知识 > 基础知识 > 正文

日常生活中保险常见的误区都有哪些-第2页

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销售误导情况。许多人被不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误导,购买不适合他们的保险。于是就传出来这样一句话:保险都是骗人的,谁买谁被骗。保险真的都是骗人的吗?日常生活中保险常见的误区都有哪些?如何避开这些误区?

其中夸大保险收益是最常见的,尤其是年金保险教育金保险。不少保险销售人员,用高万能,高分红的收益,来演示和组装话术包装产品,进而来吸引客户进行投保。而往往客户在10年或者更久之后,才发现与当初购买时的演示,差距甚大。

几个月前,小编看到一个新闻,一位老太太当年购买了平安的一款年金险,当时的销售就是用高分红收益演示吸引的她。结果20多年后领取时,发现比当时包装好的话术介绍上的金额,少了20余万。而平安表示业务员也早就离职,无法进行追责。

所以,在购买年金类收益型的保险时,一定不能只看话术,要看最原始的计划书。

3、销售人员故意误导。

比如想要一份人身保险,推荐的却是理财险

不少朋友的真实经历:明明想给自己买个重疾险保障,代理人却给推荐了一款理财万能险。因为涵盖了附加重疾、医疗险,年缴上万元的保费,拥有的疾病保额却只有几万或十万。附加的重疾和医疗险保额低,在保费交完后,保障也随之失效,根本起不到多大的抵御风险作用!

要么就把一些不必要的保险组合在一起销售。

不少朋友虽然有保障意识,但不了解险种,更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样保险,结果购买的却是代理人推荐的“捆绑型保险”。

主险是寿险,附加重疾、住院医疗、意外、住院津贴、小额医疗等等一堆保障责任。看起来又大又全,感觉是一张搞定所有保障的保单,以为物超所值,其实经不起疾病的检验。只要生一场大病,就能深刻体会到这种类型的保险是有多么的让人失望。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保险频道INSURANCE.CNGOLD.ORG